我們每星期出動三次到灣仔酒吧區回收玻璃,期望的是盡力回收最多的玻璃。或者我們回收隊伍已習慣了這個工作環境,大家眼中腦中看到的只有玻璃樽,已沒想其他事情了。這幾天適逢「樽樽樂道 — 玻璃再生大使培訓計劃」,我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熱愛環保的義工朋友們,他們的第一次拾樽體驗,讓他們對回收有很深的反思,也成為我們堅守回收玻璃的推動力。
這團是由一個知道自己要處理環保議題的社工發起,一個引來四人組7點多鐘到灣仔體驗酒樽回收和反思,希望這四點火凝聚熱切和光茫,改變今日香港人處理「垃圾」態度。
From KC
今日五半起身出灣仔為去做垃圾婆,推動回收玻璃環保意識!!!
到酒吧街弄破一個個黑色大垃圾膠袋,
把內裏的啤酒瓶一枝枝放進大蘿網中,
再把一個個玻璃回收桶推至收集處,
垃圾的酸臭,啤酒的剩水,後巷的生物,
全都令人討厭,但是的確是一次真實又能有反思的經驗學習法行動。
香港垃圾筒數量多,方便市民,令市民少理會回收分類行為;
回收成本高昂,令玻璃回收行業少人接觸;
香港整體環保意識薄弱,連常提的膠、紙、鋁都未能達全民參與,沒有提及的玻璃樽當然更低了;
外判系統令到回收的組織面對幾何級數困難的申請……
還有更多可反思,討論的問題……
究竟如何可以令大家更了解回收、環保、再用、再造等意識呢?
面對飽和的垃圾堆填區,最能解決的方法是全民參與,共同提高環保及珍惜的意識,此問題才可解決,否則則是治標不治本﹗
From Samuel
[我的第一次系列]
清晨時份,灣仔酒吧區,戴上手套,去尋找大街小巷上的垃圾袋及回收桶,打開後盡情將一個個玻璃樽放入竹籮,叮叮鈴鈴的響聲十分清脆,放滿了一個籮後,便盡數倒入大型綠色玻璃回收桶裡,如此一路做下去,放滿了多個大型回收桶,就運去磚廠再造成為玻璃環保磚,就是平時我們在行人路上踩過的那些紅色灰色的磚頭。
原來這個回收玻璃樽活動是由工會發起的,的確,在政府尚未推行全面回收玻璃樽的時候,只好由一班民間團體去做,不容易但有意義。
請問聯絡酒吧,直接從酒吧那邊收回來可行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