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 GREEN AWARDS 2013 惜玩惜食大獎__玻璃恩人 黎梅貞

新假期  Green Life 2013-11-11

201311119759436_weekend_G006-015_1  201311119759436_weekend_G006-015_2  201311119759436_weekend_G006-015_7

綠色生活,說易行難?過去一年,就有不少單位及人士身體力行為環保出力!第二屆《新假期》Go Green Awards由專業人士、編採部以至公眾投票,共同選出最「惜玩惜食」得獎者及機構,表揚他們過去一年的努力。得獎機構固然夠「綠」,得獎達人更以行動話畀大家知,綠色生活可以好好玩,打破綠活就是悶蛋的老套觀念!今期就邀來各得獎者分享他們的精彩綠活人生。

  惜玩惜食達人得獎者

  (排名不分先後)魏華星 Green Monday、楊大偉 Green Monday、Tracey Read 無塑海洋、黎梅貞 玻璃再生璀璨計劃、程沛生 素食青年群組、尹寶燕 執

  惜玩惜食機構大獎得獎名單

  (排名不分先後)惜食堂、香港濕地公園、Green Monday、香港地質公園、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、香港挪亞方舟、氣候組織、美心集團、好•廚房、港島東農墟

  在剛過去的10月27日,Go Green Awards於K11舉辦了簡單而隆重的頒獎典禮,並邀請環境局局長、新傳媒集團行政總裁以及各環保團體出席,嘉許各得獎單位。

  達人分享 綠色生活

  Green Monday角色是綠色生活平台,素食只是食物議題的一部分。剩食將是我們未來重點,如推廣婚宴剩食回收的Green Luck活動。

  魏華星 Green Monday聯合創辦人2007年創辦「香港社會創投基金」(SVhk),並任總裁, 為社企提供支援,如資金及專業知識,旗下項目有「黑暗中對話」、「光房」;2011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。

  素食變潮事

  魏華星、楊大偉

  素食文化在外國普遍得很,但在美食之都的香港反成小眾。自從去年由魏華星及楊大偉二人聯合創辦的Green Monday成立後,素食在港漸成潮流。「素食不一定因為宗教;素食者對食不是沒要求,我們將素食包裝成潮流,先讓大家一改對素食的傳統觀念,再吸引他們嘗試。」茹素13年的楊大偉說。短短1年多令素食形象脫胎換骨,他們認為主因在社會早有素食趨勢,惟力量太分散,Green Monday正好提供素食平台,令素食成社會集體行動,楊指:「每一個人都想Go Green,你說環保,沒有人會反對你!但港人好怕麻煩,必先提供一個簡單方法,只要每周素食一天,易記易明,便為健康、社會出分力,沒人會拒絕的。」要無肉不歡的大眾茹素一天,還須有食肆配合!魏華星作為社企之父,擅用商業手法解決社會問題:「Green Monday與食肆是處於平等關係上,不是要食肆施捨般提供素食。食肆推出素食,成功吸引人光顧,從中也有得益。」對他們來說,素食不止是潮流,更是一種延續性的文化。

  得獎原因:•於2012年成立Green Monday推廣素食。• 現時參與提供素食的機構:接近500間中小學,約35萬中小學生;多間大專院校,如中文大學;超過800間餐廳;多間大型企業飯堂,如渣打銀行、豐銀行;近月香港機場也參與。

  得獎固然開心,成立Green Monday令我有更多機會去食,更令每個家庭、食肆重新定義素食!這不止是潮流,而是對環境來說,必須進行的事。

  楊大偉 Green Monday聯合創辦人至善集團董事總經理,除管理個人生意,也致力推廣素食文化,更以新潮方法重新包裝佛學,有 「新潮學佛人」 之稱。

  執膠勇士Tracey Read

  去年7月,逾百噸膠粒飄散至本港各水域,事件由居於愉景灣的Tracey向各政府部門通告,並於社交網發起執膠行動,方令全城驚覺事件嚴重性。這位來自異國的牽頭人,早視香港為家,來港不久便致力保衛海灘:「港人不是看不見垃圾,而是習慣了海灘有垃圾,小孩到海灘理應執貝殼而非垃圾,這是可悲的事!不少港人習慣由清潔工人幫忙收拾垃圾,就算有交稅又如何?許多事應身體力行。不能期望政府把本港超過200個海灘都打理得乾淨。也正因政府未能做到百分百,所以才有NGO存在,讓政府明白社會問題。香港是我家,我覺得需要做點事。」於是甫來港便加入愉景灣居民自組的DB Green,清潔海灘、綠化,以及到各學校推廣環保。塑膠問題涉及每個人,為讓更多人關注,Tracey執膠後成立Plastic Free Seas(無塑海洋),定期舉辦清潔海灘活動:「膠粒事件後,參與清潔海灘的人踴躍了,但要徹底解決問題,還是須源頭減用塑膠。」

  Tracey ReadPlastic Free Seas 創辦人及CEO於澳洲從事護士工作,7年前隨丈夫來港定居。全職照顧一對年幼子女,並致力推動環境保育工作,如加入DB Green及成立 Plastic Free Seas(無塑海洋)。網址: www.plasticfreeseas.org

  得獎原因:• 去年7月膠粒災難時,最先向政府匯報問題,發起執膠粒行動。• 創立了「Plastic Free Seas」,向學校及不同組織宣揚塑膠害處。

  玻璃恩人黎梅貞

  她,由職工盟時期為工會抗命,到現在為玻璃力爭重生。她是黎梅貞(April),「玻璃再生璀璨計劃」的負責人。「記得小時拿玻璃樽到便利店可按回幾毫子,玻璃是有價的!」April說。憑一個信念開展她的玻璃革命,以倡議玻璃樽回收再造成環保磚的計劃書,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(ECF)撥款。訪問當天清晨6時許,April已出動到駱克道一帶後巷,翻過袋袋腥臭垃圾,翻出一個又一個啤酒樽,至9時許處理完畢,又趕回辦事處。訪問期間電話響不停,原來早前赤柱居民主動致電,希望可協助回收該區玻璃樽,於是回收點擴至赤柱,市民熱心回應倒成她堅持動力。「我常說環保不浪漫,甚至有時感到沮喪,幸好一路以來得到的反應都不錯,也遇上許多有心人。」這位環保鬥士,其實很浪漫,以行動愛惜社區環境。

  得獎原因:• 為2010年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主辦的「玻璃再生璀璨計劃」負責人• 至今已成功回收玻璃超過1,300噸,每月回收超過50噸玻璃。• 成功於約30個屋苑設玻璃回收箱。

  黎梅貞玻璃再生璀璨計劃負責人早年於職工盟工作,至3年前被「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」邀請參與「玻璃再生璀璨計劃」。回收點: www.greenglass.org.hk

  爆肌男 素食程沛生

  現年26歲的程沛生(Joe),14歲茹素,練得一身肌肉,加上招牌笑容,實為推廣素食的好人選。「當初成立素食青年,純粹因為好玩,想認識多些素食朋友。」群組突然備受關注,他認為因資訊發達,關注動物片段、報道滿滿皆是,令素食頓成熱話,群組會員人數由數千激增至逾萬:「屠場比恐怖片更恐怖,看過那些屠宰片段,自然令人想素食。」在互聯網未普及時,Joe已有茹素念頭:「小時會想,吃的動物都是童話世界裡的主角,動物如人,為何我們要殺了牠們?直至14歲反叛期,想做平時不會做的事,於是正式茹素。」茹素方知素食青年群組小圈子得很,想找同路人,於是貪玩成立素食群組,每月大搞吃喝玩樂聚會,旨在凝聚素食人,突然被關注,心態也變了:「起初沒想太多,但現在想用心推廣素食。改變素食在香港的形象,素食其實可以很有活力,年輕人也可健康參與。」

  程沛生素食青年群組創辦人早年於Facebook成立素食群組,近年主力發展素食網頁,提供本地素食餐廳、雜貨店名單,以及討論區。Facebook Search:素食青年素食青山網頁:www.veggieyouth.org

  得獎原因:• 成立「素食青年」群組,令素食訊息推廣至青年層面。• 為素食的青年群組提供交流平台。

  派執對尹寶燕

  近年執活動熱鬧得很,但由一班年輕人創辦的Jupyeah卻有點不同,想參加他們的執活動,先要交入場費,但入內發覺音樂播不停,還有吃有喝,以派對形式來執,令本來很正經的事甩掉嚴肅感,好玩多了:「執用派對形式就是不想活動被標籤成一件很green的事,局限對象,不論你本身環保與否也可參加!」發起人尹寶燕(Ren)說。Ren早年因工作關係,經常飛往各國採訪與環保相關的專題,覺得浪費最大的是人類的生活模式,尤其中產人士:「希望藉玩讓他們明白惜物,港人最大問題是怕和人溝通接觸,許多東西毋須購買,如電鑽,可能一年只用一次,只要問鄰居便借到。」執更令她體會到香港資源太過豐盛:「香港人物件多得超出想像。每次看到排山倒海的物品,都令我明白減省的重要。」

  得獎原因:• 2011年成立jupyeah group,至今舉辦近6次執派對。• 以_派對形式令物件得以重生。

  尹寶燕執創辦人從事文字工作,自小已關注環保議題,遂和朋友合作成立Jupyeah!12月8日將首次舉辦免費入場的執活動,活動地點正設在觀塘海濱花園,時間為12nn-6pm。活動詳情:Jupyeah.wix.com/taitattei2013網址:www.jupyeah.com

  後記

  各位綠活達人並非夢想成為英雄,但他們比我們更明確知道,綠色活生已不再是選擇題,而是對社會而言,必須進行到底的事!明年今月,你會否也成為另一位綠活達人?《新假期》Go Green Awards會一直推動綠色生活,直至全民皆綠!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媒體報導, 最新消息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